最近,饲料涨价大潮席卷全国各地,令业界人心不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前饲料价格零星上涨被称为“雷声大雨点小”;加之,当前处于消费高峰,鸡蛋生猪行情形势较好,将持续支撑饲料终端需求,预计后市饲料行情将继续稳中有涨。今后,随着环保要求趋严,原料厂家将持续面临洗牌竞争压力,被迫退出在所难免,由此饲料生产将进入高成本时代,饲料行情上行也将成为新常态,对此业界必须予以充分认识,未雨绸缪。
1、饲料价格全线上涨,行业利润整体缩水
维生素暴涨!鱼粉上涨!预混料、全价料涨价!最近,有关饲料涨价的消息铺天盖地传开,充斥整个市场。对于养殖者而言,2017 年前半年鸡蛋价格持续低迷,猪价也逐渐进入下行通道,虽不至于赔本赚吆喝,但养殖利润已明显缩水,目前,虽然处于消费高峰,鸡蛋生猪价格均有所上行,但是饲料涨价对养殖业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据了解,2017 年 8 月份以来,虽然饲料价格出现上涨,但被业内普遍称为“雷声大雨点小”,而到 11 月份上涨幅度明显加快,进入 12 月以来,饲料价格上涨大潮席卷全国多个地区,而导致饲料大规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等添加剂及微量元素价格的疯涨。相关信息显示,2017 年下半年以来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非常明显,比如,玉米价格从每吨(下同)1 460 元涨至 1 670 元,豆粕从2 900 元涨至 3 000 元,进口鱼粉从 10 500 元涨至 13 500 元,麸皮从 680 元涨至 1 500 元左右,小苏打从 1 650 元涨至2 100 元,磷酸氢钙从 1 620 元涨至 2 100 元,进口肉骨粉从4 200 元涨至 5 000 元,其余玉米副产品普遍上涨 100~200元。
此外,维生素添加剂价格涨幅惊人。如,猪多维从每千克(下同)80 元涨至 218 元,牛多维从 37 元涨至 152 元,蛋鸡多维从 57 元涨至 167 元,肉鸡多维从 76 元涨至 203 元,维生素E 从 37 元涨至 140 元,维生素C 从 32 元涨至 60 元,生物素从 64 元涨至 220 元,泛酸钙从55 元涨至 800 元,维生素 A 从145 元涨至 850 元。
在维生素持续攀高的同时,矿物微量元素价格也是翻了数翻。比如,硫酸亚铁从每千克(下同)0.8 元涨至 4.5 元,氧化锌从 15 元涨至 35 元,甘氨酸锌从 6.8 元涨至 18 元,氯化胆碱从 4.7 元涨至 12 元,硫酸铜达到 16.0~16.5 元,硫酸锰达到 4.5~4.8 元;另外,氨基酸类呈跳跃式上涨,其中,色氨酸从66 元涨至 115 元还缺货,苏氨酸从 9 元涨至 13 元,赖氨酸从8 元涨至 10 元……
据市场调查,目前维生素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微量元素价格还在成倍上涨,且原料涨价不是个例而是带有普遍性,导致饲料生产厂家配方成本加大,库存原料难以满足需要,大部分厂家已经挺不住此番涨价潮的猛攻。据 JCI 计算,2017 年11 月份,维生素价格指数升至3.28,较 6 月低点上涨 201%,同比上涨 120%。受此影响,11月份以来,国内部分大型饲料企业也相应上调了预混料、浓缩料价格,每吨 400~600 元不等。
据农业部定点监测,2017年 11 月以来,国内饲料消费总体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11 月份猪粮比价为 7.44 ∶1,与2016 年高峰期 9:1 以上的猪粮比价相比较,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与 2017 年第一季度 8∶1左右的猪粮比价相比较,也有一定的差距。
谈及 2017 年的市场行情,不少养殖户表现很无奈。事实上,尽管当前处于消费高峰,生猪价格逐渐回升,鸡蛋行情持续向好,将支撑饲料终端需求,带动猪粮比价有所回升,但因为近期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成本不断上升,正在侵蚀着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空间,无论大型畜牧上市企业,还是一般养殖场户,行业整体利润已明显缩水。
2、最严环保时代来临,原料紧缺成本增加
业内人士指出,在养殖总成本中,饲料占到 80%以上,猪肉、鸡蛋作为畜禽类产品,实质上是饲料的转化物。饲料原料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饲料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终端产品价格和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场户的整体利润。由于环保政策趋严,原料生产厂家不断关停并转,由供应短缺导致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饲料添加剂的暴涨,以及近期玉米、麸皮、鱼粉等原料价格的上行,已使饲料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从而带动饲料价格快速上行。
据行情宝监测数据,2017年 5、6 月维生素价格开始呈现高位反弹,10 月份达到历史高点,其中,维生素 A 的价格升至每吨 350~400 元,但到了11 月 28 日,维生素价格再创新高,其中,维生素 A 报价高达 840~850 元 /kg,维生素 E报价 110~120 元 /kg,同比2016 年最大涨幅超过 5 倍以上。据了解,当前维生素价格暴涨与德国 BASF 柠檬醛工厂发生事故和国内环保高压政策导致不少厂家停产直接相关。BASF 是世界上最大的柠檬醛生产商,也是世界第二大维生素 A 生产商,其维生素 A 产品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 26%。该工厂 2017 年 10 月 31 日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后,维生素系列产品大幅减产,其中,维生素A 产品产量将减少约 700~1 000 t(2016 年总共生产维生素 A 2 400 t,由于本次事故,预计至 2018 年 4 月左右才能恢复正常生产),该工厂不仅为安迪苏提供维生素 A 的前体(安迪苏饲料维生素 A 的全球市场份额 15%),而且也是中国金达威维生素 A 中间体的供应商,维生素产量的大幅缩减,事必对全球食品级和饲料级维生素 A、E 的供应造成严重影响。
事实上,在 BASF 此次事故发生前,饲料级维生素 A 的全球市场就已处于紧张的状态。2017 年夏季以来,国内行业受环保高压政策制约,不少维生素厂家因此停产,产品供应紧缺,导致价格出现上涨。由于 BASF 工厂的供货要到 2018年 3 月份之后才能正常,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维生素 A 将难以满足预混料生产所需。基于上述因素分析,预计全球饲料维生素 A 市场的严峻形势至少要到 2018 年下半年才能有所缓解。
此外,氨基酸价格上涨也是供应出现阶段性偏紧局面所致。近年来我国氨基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 2017 年因环保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中小型厂商淘汰退出超出预期,加之生产环节停机时间延长,产能减少,在双重影响下,2017 年下半年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令行情连续上涨。矿物微量元素也是如此。相关信息显示,硫酸亚铁在近两个月内连续跳升,涨幅令人咋舌;硫酸铜生产由于大部分不合格电子厂、电镀厂关停(硫酸铜的原料基本来源于此)供需紧张,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市场上硫酸亚铁、硫酸锌和氧化锌基本都处于紧缺坚挺状态,不是缺货,就是有货卖天价,不仅满足不了饲料行业需求,而且环保督查还会持续或将常态化,近期价格回落可能性依然渺茫。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麸皮、豆粕和鱼粉等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比如,东北新季玉米由于品质优于往年,在深加工企业“抢粮”带动下,引发了一波不错的行情,整体涨幅在每吨 100~200 元,使东北玉米优质优价市场效应得以充分显现。据了解,2017 年后市以来,无论华北,还是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利润都较为可观,其中,淀粉利润从每吨 100 多元增加到数百元,酒精盈利甚至达到近千元,加工企业由于利润丰厚而任性收购,加之,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品质不佳,一时间吸引了全国各类收购主体和贸易商云集东北“抢粮”,导致东北玉米呈现一轮火爆行情。不过,随着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不断充实,目前采购计划渐趋理性,部分市场主体已退出争夺战,近期东北玉米收购价涨跌互现,逐步开启震荡调整格局,短期内玉米行情或将维持现状,再往上走恐缺乏有力支撑。
目前,鱼粉价格居高不下主要受国际市场影响。据了解,秘鲁中北部海域第二捕季于2017 年 11 月 23 日开捕后,由于幼鱼比例太高和鱼群分散导致捕鱼难度增加,官方于 11月 28 日宣布暂停捕捞,直至鱼资源恢复后再重启。当前秘鲁超级蒸汽鱼粉报价偏高,为每吨 13 500~14 000元,实际成交价格为每吨 13 300 ~13 500 元,与 11 月底相比每吨上涨超过 1 000 元。此外,在鱼粉外盘价格上涨带动下,国产鱼粉价格大幅上调。统计数据显示,12 月中旬 62%和 63%蛋白含量的鱼粉主流报价为每吨9 800~10 000元,与 11 月底相比每吨上涨 500~700 元。
业内人士强调,近期国产鱼粉厂家开机率持续下滑,鱼粉产量明显减少,同时,目前港口鱼粉库存已低于 11 万 t(若不计算部分饲料厂自留库存,港口实际库存或更低),春节前后国内饲料企业仍有备货需求。鉴于现货供应趋紧,卖方市场优势明显,且随着现有货源持续消耗,预计鱼粉还有上涨空间。
相关信息显示,目前麸皮供应偏紧,也支撑价格不断上行。据了解,麸皮价格在 11 月上旬短暂小幅回落后,12 月以来又开启了新一轮上涨。首先是河南、河北地区领涨,山东地区及苏皖部分地区紧跟其后,市场跟踪显示,目前各地主流价格都在每吨 1 500 元以上。目前尽管有部分饲料厂开始调整饲料配方,采用性价比较高的米糠、玉米皮及大豆皮等替代麸皮,但厂家调整配方还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当前产品间的替代效应尚不明显,不过后市麸皮价格上涨空间或将缩窄。
相比接连上涨的原料市场,豆粕价格相对比较平稳。据了解,自 2016 年 4 月豆粕价格开始上涨,油厂成交主流均价在 7 月初突破每吨 3 560 元高点后,2016 年波动不断,基本一直在高位徘徊。而 2017 年以来豆粕行情涨跌互现,截至 12月 25 日,豆粕价格在 3 000 元/t 左右,处于弱势稳定中。近期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暴涨和玉米、麸皮、豆粕、鱼粉的涨价,都是饲料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
3、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价格上行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中国的饲料企业存在养殖业的发展速度与饲料加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的问题。目前,我国养殖集约化程度低而且发展速度缓慢,影响了商品饲料入户率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粗放式的经营行为使得市场乱象更加严重。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后,随着最严环保时代来临,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饲料厂被责令停产整改,中小企业在劣势竞争中将被迫退出,业内龙头企业竞争格局将继续维持,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2012 年、2013年和 2014 年底全国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0 858、10 113 和 7 061 家。由于饲料企业数量众多,作坊式生产、零散经营和品种单一品质差,经营者的小农意识促使各厂家单打独斗,与国外大型饲料企业相比,我国饲料企业在组织规模、科技含量、营销管理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去产能,饲料生产也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产量增速出现明显的拐点。随着行业快速增长的红利消失,饲料企业之间竞争加剧,行业也迎来了一轮洗牌与升级。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年末,全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数量为 13 236 家。其中,饲料添加剂 (含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企业 1 691 家,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企业 2 747 家,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企业6 764 家,单一饲料企业 2 034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齐广海表示, “十三五”期间,中国饲料企业数量将可能进一步减少到 3 000 家左右。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到 2020 年,全国肉类、奶类和养殖水产品预期产量分别为9 000 万 t、4 100 万 t 和 5 240万 t, 分 别 比 2015 年 增 加4.3%、5.9%和 6%,禽蛋预期产量 3 000 万 t,与 2015 年基本持平。从现在到 2020 年,需增加 1 600 万 t 配合饲料消费,年增长约 400 万 t,增速 1.9%。肉禽和蛋禽工业饲料普及率超过90%,年出栏 50 头以上生猪工业饲料普及率为 75%。未来 5年,饲料利用效率可提高 3%以上,节约配合饲料 600 万 t左右。总体来看, “十三五”规划为需求进入低速增长期的饲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反映未来饲料需求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
再看过去国内养殖业的情况。2016 年国内蛋鸡、生猪利润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对下游养殖企业形成一定刺激,但生猪养殖受限于环保标准的提高,其扩充规模的程度不是很激进。蛋鸡养殖虽然在 2016 年大部分时间处于较好的盈利状态,但从 2016 年10 月至 2017 年 6 月份蛋价持续下行,导致养殖规模明显缩减。不过,从总体上看,2017 年后期到 2018 年猪鸡存栏将有一定的回升,这使得业界对于2018 年的饲料需求有一个相对乐观的期待。
从历史规律看,饲料原料冬季反弹也是大概率事件。因为第四季度是畜禽产品传统的消费高峰时期,对于饲料需求端来说仍存在重大利好—— — 春节前的集中出栏势必带动未来几个月的生猪养殖高峰期,而当前蛋价的飞速上涨也将调动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进而对饲料消费需求的增加形成一定支撑。2017 年饲料总产量约为2.12 亿吨,同比增长 1.2%左右,饲料生产与价格行情整体处于稳中有增有涨的态势。
从长远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于肉、蛋和奶的需求还会有更大增加,未来饲料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较大,且随着国内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库存逐步去化,养殖行业对有关环保整改措施逐步实施、调整到位,供需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玉米价格有望逐渐呈现向上趋势;加之,最严环保时代来临,中小企业被迫退出,饲料原料及添加剂原料供应紧缺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价格上升成为必然,继而将带动饲料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饲料行情整体上行或将成为新常态。
作者:刘国信 (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山西阳城 048100)
责任编辑:董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