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生态养鸡关键技术

林下生态养鸡就是充分利用果林、经济林和用材林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将现代科学养鸡技术与传统养鸡相结合,舍养与放养相结合,自由采食林下杂草、昆虫等动植物天然食料,并人工补饲有机饲料的一种生态循环立体养殖模式。林下生态养鸡是继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后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养殖产业,由于该养殖模式投资少、效益高,同时生产出来的禽产品具有营养丰富、优质、绿色和无公害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对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前景可观,现将林下生态养鸡的优点、关键技术及前景展望介绍如下。

1、林下生态养鸡的优点

1.1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鸡粪作为林木的有机肥料,既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鸡在林下能捕虫食草,代替了化学除虫除草,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林下生态养鸡可形成林木、鸡、粪肥、草、果木以及农作物增产增收的良性生态循环,最大程度地挖掘了立体种养生产潜能,充分利用了饲料资源、土地资源和肥源,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1.2生产出绿色无公害食品

林下生态养鸡,空气清新,无污染,环境好,采食昆虫、蚯蚓、野草等天然活性饵料,符合现代人要求的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标准,生产出来的蛋及其产品,风味佳品质好,经济价值高。

1.3养殖成本低

优质的牧草、草籽和各种昆虫等都可以作为鸡的食物,减少了饲料成本。林下养殖所需要的设备比较简单,减少了养鸡场相关设备的购置费用。鸡的饲养环境好,抗病能力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减少了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所需的各种费用,因此林下生态养鸡投资少,见效快。

2、林下生态养鸡关键技术

2.1场址选择

林下生态养鸡场址选择要充分考虑防疫、交通、生产管理方便等众多因素,离交通要道及厂区1000m以上,离居民区3000m以上,地势干燥,背风向阳,坡度不宜太大,应是丘陵地带,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有清洁水源,可通车通电,并选择适宜的林木和合理的行距、株距,以通气性和透光性能较好且昆虫和林地杂草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另外场地要足够大,每饲养完一批鸡应变换场地轮养,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草地昆虫的休养生息。

2.2品种选择

林下生态养鸡要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性好、性格温顺、不善飞翔、肉质鲜美、市场需求量大及觅食能力强的品种,一般优先选择当地的土鸡或者土杂鸡,现代培育出的高产蛋鸡的蛋公鸡也能较适应林下放养。优良的地方土鸡品种包括:蛋用型土鸡品种有绿壳蛋鸡、广东清远麻鸡和石岐杂鸡等品种。肉蛋兼用型或肉用型土鸡,如北京油鸡、河南的固始鸡、江苏的狼山鸡、吐鲁番斗鸡和新疆拜城油鸡等。不宜选择爱拔益加、艾维茵和哈伯德等快大型品种的鸡。在选择鸡苗时,应到种鸡品种纯正、饲养环境好和非疫区的规模种鸡场,挑选外观羽毛干净并且有光泽,卵黄吸收完全、叫声响亮及健康活泼的雏鸡。

2.3鸡舍的搭建

鸡舍的搭建要求经济实用,宜选择地势较高处坐北朝南,符合通风、光照、防火和防疫要求,且易于清洗、消毒和搬迁。舍内设置饲槽、鸡窝、栖息架和饮水槽等设备,供鸡只产蛋、采食、饮水、避雨和栖息之用。按每平方米15只左右的饲养密度设计鸡舍面积,宽度为5m,高度为2.5m,长度根据饲养量多少而定。屋顶主要盖石棉瓦或油毡,屋架用砖柱、木头等建成,鸡舍墙面用帆布或农用塑料薄膜即可,地面铺上垫草垫料,或者可选用竹竿、木条在鸡舍地面上40cm高处搭建平台,供鸡栖息。

2.4围网筑栏

应该在林地周边建有隔离设施,通常用尼龙网、木条、铁丝网、竹条或塑料网等材料制作成围栏,防止鸡群到林地外活动而丢失。栏高2m,每间隔3m打一木桩,把围栏固定在木桩上。

2.5育雏期饲养管理

在雏鸡进场前7天,对育雏室、料桶、饮水器、周围环境和用具等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育雏室要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刚购进的雏鸡应先饮水,在温开水中加入0.2%电解多维和2%~5%葡萄糖,以增强雏鸡的机体抗病能力,减少死亡率。在饮水后3~5小时,雏鸡可以开食,供给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全价配合饲料,并配以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做到少喂勤添,保证当天饲料当天吃完。通常采用平养方式育雏,育雏期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左右,要勤换垫草垫料。每天10:00至16:00期间开启门窗适时通风换气,既能调节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又能换进新鲜的空气,排出育雏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可以在6~7日龄时对雏鸡进行断喙,以防止啄肛、啄羽等异食癖现象的发生,下喙断1/3,上喙断1/2,在断喙前3天可以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3,以防出血和应激反应。第1周室温保持在32~35℃,以后每周下降2~3℃,28~40日龄逐步脱温。从30日龄以后按公母、强弱和大小逐步分群饲养,个别弱雏、残雏应及时淘汰

2.6放养期饲养管理

2.6.1放养密度

林下生态养鸡要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如果密度过大,卫生条件相对差,疫病发生率高,也会造成草虫等饲料不足,鸡吃不饱,需要增加精料的饲喂量,而且人工喂料过多,既影响肉质风味,又增加养殖成本。密度过小,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林下放养密度一般以每亩300羽左右较为适宜,放养规模一般以2000羽左右为一群,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2.6.2归舍训练

为了使鸡群能够按时补充饲料和饮水,以及傍晚回舍休息,在放养初期就应对鸡群进行必要的调教训练。每次喂料的时候给予特定的声响,对鸡群进行归舍训练,如敲料桶、敲脸盆和吹哨子等方式,让它们形成条件反射,以后用种特定声响召唤鸡群,鸡群就会很快聚集回来,鸡群每次归来时也应投喂饲料。

2.6.3补充饲料

在树林里散放饲养,鸡群自由采食林下丰富的昆虫和杂草等天然饲料,能够满足机体对部分营养元素的需求,因此还需要加强补充营养,通过补饲全价饲料来满足其不同生长期营养的需要。参考饲料配方:玉米52.5%,豆饼12%、麸皮14%、小麦8%、草粉5%、鱼粉4%、骨粉1.5%、贝壳粉1.5%、食盐0.5%、微量元素及多维素0.5%、赖氨酸0.25%和蛋氨酸0.25%。此外每天还应为鸡群供给充足、清洁的饮用水。

2.6.4合理轮牧

林下养鸡主要以林下的杂草、昆虫等为食,林地承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有计划地合理轮牧是提高林下养鸡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保证鸡有充足的天然食物,可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鸡场防疫,同时也可以较好地保护林木,做到科学恰当地利用林下资源,使林地得到可持续性利用,促进养禽、林业双丰收。轮牧放养一般为30天/次。

2.6.5防止农药中毒

在给林木喷洒农药时,应尽量使用低浓度低毒的生物农药或低毒高效的普通农药,在选择林木品种时,优先考虑抗虫、抗病品种,尽量减少喷药次数,避免对放养鸡的影响。在给林木喷药防治病虫害期间,可以把鸡关入鸡舍禁放1周,或将鸡群转移至一个安全的小区域进行放养,以避免鸡群农药中毒。

2.7疫病防治

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水平,特别注意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减少或避免疫病的发生。

平时应注意观察鸡群粪便、食量、饮水、羽毛和行为等,如果发现异常立即查明原因,及时隔离,及早诊治或淘汰掉。勤换垫料,注意保持舍室空气新鲜。放养期间,饲养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巡逻,防止黄鼠狼、老鹰、蛇和老鼠等野兽侵害。禁止外来人员、车辆入内,对设备用具、圈舍、周围环境要进行定期消毒,出栏后要对鸡舍、林地环境彻底清扫,全面消毒。林下放养鸡主要预防的疫病有: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白痢杆菌病和寄生虫病等,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特点,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逐羽免疫注射,定期进行驱虫。可以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一些国家允许使用的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以促进鸡的健康生长,减少疫病的发生。

2.8适时出栏

如果放养期短,肉质的水分含量过多,芳香物质和鲜味素含量少,肉质及口感风味较差,达不到优质土鸡的标准,就会影响销路。如果放养期过长,则饲料报酬降低,影响经济效益。一般地方土鸡饲养4~5个月,此时的鸡叫声有力、羽毛丰满、色泽光亮,口感、风味、体型和肉质等均处于上佳时期,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应及时出栏销售。

3、前景展望

采用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可对当地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生产出品质优良、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及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无公害绿色食品。这种生态养殖具有技术易于掌握,且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资源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市场需求旺盛,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实用养殖技术。

作者:杨金生,李琳,刘云志,宫江(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长春130062)

责任编辑:聂庆华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饲养管理

发酵床养殖肉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9-10-12 15:41:45

饲养管理

溪边养鸭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9-10-12 15:53: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