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诊断与治疗

环肠科吸虫寄生于鸟禽类的体腔、气囊、鼻腔和气管内,国内发现于家禽的种类分隶属的 7 个属中,以嗜气管属(Tracheophilus)的舟形嗜气管吸虫(T.cymbim)较为常见,在我国多个省市均有报道 [1] 。但本病在我省家禽中发生和报道尚属首次,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基本情况

2017 年 4 月,我省汉中市某县一蛋鸭养殖户饲养的 2 600 余只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麻鸭成鸭,出现以咳嗽、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和产蛋下降、持续死亡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经现场调查,该户以放牧 + 补饲方式饲养,每天早晚各补饲 1 次,其余全天放牧至邻近河滩之中。最近 1个月陆续死亡 70 余只,死亡率 2.69%。咨询兽医采取了一些救治措施,无明显疗效。

2、临床症状

病初轻度咳嗽、喷嚏和气喘,常常弯颈在羽毛上擦鼻,鼻孔有鼻液流出,并有甩头现象。以后逐渐加重;群体产蛋率从 91%下降至 59%;病鸭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喜卧,强行驱赶时行动缓慢、无力;病情较重的病鸭呈现伸颈张口呼吸,呼吸高度困难;偶有病鸭在水中或堤岸上突然翻转打滚,迅速死亡;鼻孔有较多的黏液流出,个别有喙部肿胀,窒息而死;病鸭消瘦,胸肌菲薄,羽毛无光泽,停止产蛋。

3、剖检变化

现场剖检 3 只病、死鸭,主要病变集中在呼吸道,在鼻腔上部、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吸附一种深红色、体扁平、长椭圆的吸虫。其中 2只发现气管内有 1~3 条扁平、棕红色、大小形状似黄瓜籽样的虫体,气管呼吸道严重炎症,黏膜潮红充血、黏液增多,有散在出血斑点。用镊子取下虫体,吸附处黏膜出血斑点颜色更加鲜红。虫体两端翘起,向气管深部不断蠕动。有 1只鸭鼻腔发现有 1 条虫体(见图 1~2)。肝脏明显肿大,颜色发黑,表面有粟粒至黄豆大白色坏死灶。

1例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诊断与治疗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剖检病死鸭及查阅资料、虫体鉴定,诊断为鸭舟形嗜气管吸虫病。

4、防治措施

(1)暂时停止放牧,对日常放牧区域投放1∶50 000 硫酸铜或生石灰,消灭椎实螺。

(2)捕捞椎实螺,尽量减少椎实螺总体数量;捕捞到的螺煮熟后喂鸭,禁止食用生螺。

(3)呼吸道症状明显的病鸭用 0.1%碘溶液进行气管内注射,每只鸭注射 2 mL,注射 1 次即可,特别严重的一般注射 2 次可治愈。尽量避免在不安全的水域放牧鸭群。

(4)使用奥芬达唑:全价配合饲料按有效成分计 40mg/kg,混合拌料饲喂 7~10 天。

(5) 氟苯尼考按全价饲料有效成分计100mg/kg,混合拌料饲喂 4~5 天;龙胆泻肝散按全价饲料 4g/kg,混合拌料 10 天。

15 天后回访,主述投药 1 周后死亡停止,产蛋率逐渐恢复至 83%,防治效果较好。

5、分析与讨论

5.1 病原形态

舟形嗜气管吸虫主要寄生于家鸭和野鸭的气管、支气管,也偶见于鼻腔。虫体扁平、椭圆形,两端钝圆,活虫体呈暗红色或粉红色,大小为(6.0~11.5×2.5~4.5)mm。无口、腹吸盘,口孔位于体前端,咽圆球形,食道短,两根肠管在体后合并成“肠弧”,肠管内侧有许多盲突。子宫发达,充满肠管之内的全部空隙。虫卵呈卵圆形,具卵盖,大小为(122×63)滋m,卵内含毛蚴,毛蚴具黑色眼点并含有雷蚴。

5.2 生活史

舟形嗜气管吸虫的发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中间宿主为扁卷螺科(Planorbidae)的淡水螺,如尖口圆扁螺、半球多脉扁螺和凸旋螺,这3 种为国内证实的中间宿主。发育阶段包括虫卵、毛蚴、雷蚴、尾蚴、囊蚴和成虫。成虫寄生于家鸭、野鸭的气管和支气管,产出的虫卵随黏液进入口腔,被吞咽而随终末宿主粪便排至外界,落入水中孵出毛蚴,毛蚴体内含有一个活泼的雷蚴。在水中游泳的毛蚴遇到扁卷螺就附着于螺体表皮上,体内的雷蚴侵入螺体并移行至螺的围心腔中定居,雷蚴仅一代,体内形成尾蚴。发育成熟的尾蚴从雷蚴的产孔钻出,就在原螺的围心腔壁组织附近形成囊蚴。当鸭类宿主吞食了带有囊蚴的扁卷螺后,童虫在鸭的小肠中脱囊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经胸部气囊 8~9 天后进入气管,逐渐发育为成虫。在成虫子宫中即含有体内已有活泼雷蚴的成熟毛蚴。在扁卷螺体内只需 15~20 天就可发育成熟,童虫在鸭体内发育至性成熟只需 1 个月左右。

5.3 致病作用和症状

虫体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分泌物增多。虫体及大量黏液造成呼吸道的阻塞,患鸭咳嗽、气喘、伸颈张口呼吸,少数病鸭躯体两侧和颈部皮下发生气肿。大量虫体寄生时,则可引起窒息死亡。解剖可见咽喉及气管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气管中有虫体。

5.4 诊断

生前可根据粪检查获得虫卵,并结合症状诊断。死后解剖在气管、支气管发现虫体。

5.5 治疗

①用 0.1%碘溶液气管注射,每只鸭注射1mL。②10%三氯苯唑,每只鸭肌注 2~3mL,每天 2 次,连用 2 天。③试用丙硫咪唑、吡喹酮、奥芬达唑治疗。

5.6 预防

①消灭中间宿主,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减少滋生环境或用灭螺药灭螺。②处理鸭粪。从鸭舍清扫出来的粪便应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③及时治疗鸭病,减少病原的传播。

作者:鲁莹1韩永刚*2*郑泽红3(1. 陕西省汉中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2.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3.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3000)

责任编辑:翁亚彪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试验研究

中药口服液对肉鸡生产性能及H9 油苗免疫效果影响

2019-11-26 15:09:19

试验研究

1株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2019-11-26 16:44: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