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种鸡生产中蛋壳质量的管理要点

壳质量是肉种鸡生产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因蛋壳质量低劣造成的蛋损失约为 6%~8%。蛋壳着色虽不影响蛋的营养价值,但能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影响鸡蛋的销售和价格。蛋壳 94%~97%是碳酸钙,蛋壳厚度为 0.3mm 左右,含有胶护膜和蛋壳膜的蛋壳厚度为0.4mm 左右。常见的劣质蛋包括畸形蛋、无壳蛋、软壳蛋、粗壳蛋和褪色蛋等,其中畸形蛋又包括双黄蛋、无黄蛋、异物蛋和异状蛋等。因此探讨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对于提高肉种鸡的种蛋合格率和孵化率意义重大。

1、影响肉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

鸡群的年龄、蛋的大小、饲料营养、应激、健康状况及药物等均能影响蛋壳的强度和厚度。蛋壳质量差会造成合格种蛋的潜在损失,影响胚胎存活,由于失水的问题造成孵化率低(表 1),年轻鸡群影响 30%、老龄鸡群影响 5%~8%。同时还会造成种蛋内部污染(表 2),早期死亡率高(表 3)。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蛋壳质量的管理要点

1.1 遗传

蛋的颜色、厚度和比重都受遗传的影响,如白壳鸡蛋厚度比粉壳鸡蛋稍大。

1.2 产蛋周龄

蛋壳强度和厚度随母鸡的产蛋周龄增长而降低,一般 40 周后薄壳蛋、蛋壳钙化不良和有其他可见缺陷蛋的比例明显增加,主要是随年龄增长,维生素 D 3 的代谢发生紊乱,影响了钙的吸收和沉积,越是产蛋后期蛋壳质量越差,破损蛋也愈多。同时连产时间长短也影响蛋壳的厚度和强度。

1.3 饲料营养

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钙磷水平及比例、常量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倍加关注。

1.3.1 蛋白质和氨基酸

饲料中粗蛋白和氨基酸水平及相互比例能显著影响蛋壳质量,产蛋后期适当降低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可使蛋重减轻,蛋壳厚度相应提高,改善蛋壳质量。

1.3.2 电解质

日粮酸碱平衡是影响蛋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合适的日粮电解质平衡值为 137~245 mEq/kg。某些阳离子如氢离子能减少蛋壳腺的生成量,影响蛋壳形成。一般认为提高饲料酸度,如加 Cl 对蛋壳质量有害,产蛋鸡饲料中氯化物、总磷达 0.8%和 1.5%,能引起血液 pH和 CO 2 浓度下降,降低蛋壳钙化作用;饲料中碱性较强有利于改善蛋壳质量,如添加 0.1%~1.0%NaHCO 3 能提高蛋壳强度,减少蛋壳破损率,提高蛋壳厚度 8%。以 1~5mg/kg 的 NaHCO 3来代替饲料中的 NaCl,可使蛋壳破损率降低1%~2%,补充 NaHCO 3 时应减少食盐用量,防止 Na + 过量。

1.3.3 钙磷水平及比例

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约占蛋壳重量的38%~40%,其含量、来源、粒度和溶解度对蛋壳质量有重要影响。产蛋鸡缺钙易导致产蛋减少,蛋壳变薄。研究表明形成良好蛋壳所需钙为每只母鸡每天 3.75~4.0g,产蛋鸡日粮适宜钙水平为 3.2%~3.5%,在高温及产蛋率达 75%~85%时为 3.6%~3.8%,含钙过高如>4.5%会使适口性下降,采食量降低,对产蛋产生不良影响,且钙过量时蛋壳有白垩状沉积,蛋两端粗糙,蛋壳质量下降。不同钙源的生物学效价不同,以碳酸钙为参照时,骨粉、贝壳粉的效价为100%,硫酸钙为 95%,脱氟磷酸盐 95%,石灰石95%,白云石 65%,低氟磷酸盐 90%。石粉粒度对蛋壳强度、蛋壳重及单位面积蛋壳重有极显著影响(表 4)。蛋壳形成期间每小时约需 100~150mg 钙,而蛋壳形成历时长,应确保钙的均衡供应。石粉在胃酸作用下迅速分解并释放出钙,而石粒从肌胃排出的速度较石粉慢,贝粒则可在胃中存留更长时间。为确保夜间钙的供应,饲料中应保持一定比例的石粒或贝粒。试验表明,8~10 目、10~12 目与 50 目石粉按 6∶1∶1 比例混合使用能显著改善蛋壳质量(表 5)。饲料中贝粒与石粒的适宜比例为 2/3:1/3。溶解度在11%~14%范围内的石灰石,钙的释放速度与蛋鸡实际吸收速度较一致,能提高蛋壳质量。日粮含钙不足时,高氯对蛋壳质量危害较大,磷、氯水平都高时其损害作用更大;用含高氯的地下水饲喂蛋鸡会产生大量软壳蛋。磷是蛋壳形成的重要成分,钙决定蛋壳的脆性,磷则决定蛋壳的韧性和弹性。一枚蛋约含磷 160mg,其中蛋壳含磷约为 20mg。研究表明每只蛋鸡日需有效磷约为 400mg。磷水平高低会影响蛋壳质量,产蛋鸡缺磷可导致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降低,但日粮磷只要能满足最大产蛋率的需要量即可,过高会降低蛋壳质量。研究表明饲粮磷水平与蛋壳质量呈负相关,日粮中有效磷从 0.26%提高至 0.55%,产蛋量无明显增加,但蛋壳质量下降;日粮中含 0.3%的有效磷和 3.5%的钙足以保证最高产蛋量和最佳蛋壳质量。商品磷酸氢钙的效价相对于磷酸一钙、磷酸二钙混合物为 89%~110%,相对于磷酸钠为 62%,相对于骨粉为 50%~80%。生长鸡的钙磷比一般为1.2∶1~1.5∶1,产蛋鸡钙磷比为 4∶1,但最高不应超过 6∶1,钙水平过高影响磷的吸收利用。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蛋壳质量的管理要点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蛋壳质量的管理要点

1.3.4 维生素

维生素 D 3 参与机体钙磷代谢的全过程,是合成钙结合蛋白、活化骨钙代谢、加强肠内磷吸收和肾内磷代谢所必需,是决定蛋壳质量较重要的营养因素之一。饲料若缺乏维生素 D 3 ,3 周后产蛋量急剧下降,出现大量破壳蛋和无壳蛋,蛋壳质量比产蛋量下降更快。提高日粮维生素D 3 水平,能增加钙在蛋壳表面的沉积,提高蛋壳的强度;过量的维生素 D 3 对蛋壳的钙含量和机体内钙质的储存无好处。维生素 C 在维生素D 3 在肾脏的转化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并参与胶原化合物组织的形成。蛋鸡体内能合成维生素C,故一般不需添加维生素 C,但在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 44mg/kg 维生素 C 能避免蛋壳质量下降,添加维生素 C 200~400mg/kg,有利于维持和提高生长率、产蛋量和蛋壳质量。日粮钙水平低时,添加维生素 C 效果更明显。

1.3.5 其他矿物元素

锰对骨骼生长、蛋壳形成、胚胎发育及能量代谢等有重要作用,在黏多糖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蛋壳的酸性黏多糖含量与蛋壳的抗裂强度有关,低锰使裂缝蛋比例上升,蛋的破损率提高,产蛋量和孵化率均降低,蛋壳变薄。饲料中锰含量降至 7mg/kg 时,不论饲料中钙、磷含量多少,都会引起蛋壳质量下降。产蛋鸡补锰,能显著提高蛋壳质量,降低破损率。日粮锰水平提高到 55~60mg/kg 时,蛋壳质量较好。但锰含量过高,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不利于蛋壳形成,若在含锰 72mg/kg 饲料中再添加锰100mg/kg,破蛋率和软蛋率增加。蛋壳钙化过程中必需的酶—— — 碳酸酐酶是一种含锌酶,蛋鸡日粮缺锌可导致碳酸酐酶活性下降,子宫蛋壳腺的分泌功能下降,使蛋壳变薄、脆或粗糙。产蛋鸡饲料中 50mg/kg 的锌才能保证蛋壳正常。蛋鸡日粮中缺镁会导致蛋壳的厚度和强度降低,但一般日粮中镁的含量足以满足蛋鸡的需要,因此镁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多来自于过量而不是缺乏。日粮镁≥500mg/kg 可使蛋壳变薄,用含镁 1.4%~1.5%的石灰石粉补钙,软壳蛋比率增加,而劣质石粉的含镁量可高达 8.13%~12.43%,蛋鸡日粮中镁水平可达需要量的17.7~27.6 倍。高镁日粮蛋鸡 50 周龄破蛋率高于对照 46.7%,蛋壳强度和厚度分别降低12.6%和 6.2%。

1.4 环境

1.4.1 温度

温度过高特别是超过 32℃时,蛋壳厚度、强度和蛋比重降低,高温使采食量下降,进而影响产蛋率和蛋壳质量;高温易导致气孔开放,加快鸡蛋水分蒸发,加大气室空间,导致鸡蛋易破碎。

1.4.2 相对湿度

湿度较低时,蛋壳强度较高,反之蛋壳强度较低。出现高温高湿时对种鸡的应激较大且导致种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方面较低,实际生产中应尽量减少高温高湿对生产的影响。

1.5 健康状况

1.5.1 疾病

许多疾病如 AI、ND、IB、输卵管炎和慢性呼吸道病都会影响蛋壳质量,使蛋壳变薄,颜色变浅,增加破蛋率,甚至出现软壳蛋。如产蛋鸡感染 IB、ILT 可导致肾脏肿大、颜色苍白,影响VD 3 的转化,继而影响钙的吸收和蛋壳质量;病毒感染会导致输卵管炎症,蛋壳腺分泌功能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和粗壳蛋。减蛋综合征病毒可在蛋壳腺中繁殖,使其产生炎性渗出物,有色蛋褪色,蛋壳变薄、变软甚至无壳、薄壳蛋,一端表面粗糙呈沙粒状,异形蛋、小蛋比例增加并伴有蛋白稀薄、蛋黄颜色变浅,产蛋量急剧下降。另外 IBD、脂肪肝、霉菌毒素中毒和急性肾炎等均可引起蛋壳钙化不全而出现劣质蛋。鸡白痢杆菌、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输卵管炎症也会引起蛋壳质量下降。

1.5.2 笼养蛋鸡疲劳症

多发于夏季高产鸡群,高产蛋率使体内Ca、P 和蛋白质消耗过大,正常的采食不能充分补充,导致蛋壳变薄、质量变差,继而出现站立困难、蹲伏、腿麻和骨质疏松等不良症状。Ca、P或维生素 D 3 缺乏也可导致本病。

1.6 药物影响

抗球虫药物如尼克巴嗪极少量污染可导致蛋壳颜色变差。

1.7 应激

应激会导致乳酸在血液中聚集,血液中 pH值升高,血液中游离的钙分别与蛋白和乳酸结合而引起血钙急剧下降,使鸡体内的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和可的松等激素水平提高,增加矿物质由肾脏排出,导致蛋壳质量下降。温度等环境应激可导致肾上腺激素和去甲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在饲养过程中应激不可避免但不容忽视,较多时候,应激不仅影响产蛋率,而且影响鸡蛋品质和破损蛋,主要表现为产蛋率下降,畸形蛋、软壳蛋和破损蛋增加。应激种类较多,如接种疫苗特别是 AI、鸡群惊吓(老鼠、机器、声响)和气候突变等。

1.8 管理

产品好坏和管理密不可分,好的管理能及时调整鸡群状态,减少应激,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生产性能。

2、实际生产中如何提高蛋壳质量

正常条件下,在 40~46 周的产蛋期内,不可售商品蛋的比例是总产蛋量的 4%~5%(如表 6)。选用遗传性能优良的品系能提高蛋壳质量。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蛋壳质量的管理要点

2.1 按饲养标准制订日粮计划

饲料营养是肉种鸡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表现的基础,应为种鸡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在配制日粮时应注意蛋白质和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添加和钙磷比例,特别是在产蛋后期,由于鸡只周龄较大,破损蛋的比例会相应增加,此时应注意矿物质钙的添加。后期钙的含量应占总量的 3%~4%,但也不能多加,否则易导致鸡只产生钙磷比例失调等一系列异常反应。保持合理的饲料蛋白能量比,能量与产蛋率有关,蛋白与蛋重有关,建议预产料至 45 周的比值为 54;46 周至淘汰为 50,可有效控制后期蛋重的增加。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表 7)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失。维持合理的钙磷水平及比例,选择合适的钙源,目前普遍用石粉作为家禽的主要钙来源,石粉的大小对蛋壳强度影响较大,大颗粒石粉在肌胃中溶解度低(表 8),在肌胃和肠道中停留时间长,同时下午采食较多钙,有利于夜间蛋壳钙化。在家禽饲喂饲料后 12 小时,肌胃中的大颗粒石粉比细小石粉多 2 倍,大颗粒石粉对 35 周后老龄家禽更为重要,因为大颗粒石粉有助于维持骨髓钙数量和活性且增加肌胃研磨饲料的能力,有利于家禽肌胃健康,但是生产饲料会与设备发生研磨。在家禽腺胃和肌胃中,石粉滞留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石粉颗粒的大小。据测定小颗粒的石粉表面积大,与消化性酸接触反应的面积也大,因此比大颗粒石粉溶解得快,产蛋鸡饲料中含有 6~8 目的石粉比含有 50 目的石粉所产的蛋蛋壳强度要好,因为大颗粒的石粉比小颗粒的石粉具有更高的生物学利用率。大颗粒石粉具有较低的溶解速率而有利于提高蛋壳强度。产蛋鸡饲料中合理的石粉大小比例为 75%6~8 目(2.36~3.35mm)石粉、12.5%10~12 目(1.7~2mm)石粉与 12.5%50目(0.3mm)石粉。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蛋壳质量的管理要点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蛋壳质量的管理要点

2.2 确保鸡群健康

执行并维持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抗体检测,根据抗体水平的变化确定适宜的免疫时机,确保雏鸡带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使蛋壳免受疾病的侵袭,减少疫病的发生,保证鸡群健康。产蛋期间避免或减少疫苗接种,如需接种疫苗应注意动作要轻,部位要准,抓鸡要稳,轻抓轻放,及时更换针头。

2.3 减少应激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经常深入鸡舍,查看鸡群状态,及时排除一些应激隐患。员工在鸡舍操作时动作要轻、慢、稳;根据天气情况及早做好各项预案应对天气的突然变化;定期做好灭鼠灭蝇工作,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

2.4 增加捡蛋次数,减少窝外蛋

无论是平养或是笼养,增加捡蛋次数都能减少破损蛋的风险。一般破损蛋比例应控制在0.5%~1%。

2.5 使用塑料蛋托,防止大的震动

使用强度高的塑料蛋托能减少运输途中鸡蛋破损,并且应据鸡蛋大小选用合适的蛋托。

2.6 用仪器测量蛋壳质量的好坏

使用测量仪测定蛋壳的厚度或种蛋比重(表 9)来衡量蛋壳质量的好坏,蛋壳质量差将导致蛋壳裂隙、过多的水分蒸发、细菌侵入的机会增加,并将减少胚胎发育所需钙的来源。

现代肉种鸡生产中蛋壳质量的管理要点

2.7 保证饮水供应

水在动物体内所占的比例 70%以上,动物缺水 5%会出现较大的应激。供给鸡群的水应干净卫生、无污染且在整个生长周期中自由饮用。优质饮水是种鸡生命中的基本要素,是种鸡良好饲养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生产中,应加强饮水管理,确保饮水质量,保证水压和水流量,乳头水线应平直无弯曲,保持乳头出水而不漏水,经常冲洗水线并定期消毒,避免供水不足,短时缺水,水压较低,乳头无水等而致种鸡累积饮水不足的现象出现。

2.8 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实际生产中应要求饲养管理人员工作细心,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为鸡群创造较好的温湿度条件,合理确定温度与通风的关系,加强垫料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增减饲料。如夏季到来之前鸡群产蛋上升到高峰,其绝大部分产蛋时间都在夏季,因而需要减料量大且速度快。而当气候逐渐凉爽时,维持代谢能则需要更多的能量,以满足种鸡的各种营养需求,取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作者:陈合强(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门226100)

责任编辑:罗庆斌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饲养管理

纳米微乳多维产品对黄羽肉雏鸡的抗病能力、增重和骨骼发育的影响

2019-11-25 9:58:51

饲养管理

肉鸭养殖的生物安全措施

2019-11-25 12:36: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