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鸽业进入 21 世纪后,不但养殖数量不断上升,其养殖区域也从南向北、从东至西不断地在扩大。中国是一个幅远广阔的国家,东南西北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如何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设计出在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节能、造价相对合理的鸽舍,是减少鸽子疾病,提高产量的首要条件。
1、鸽舍建设的主要参数
在长期的鸽子饲养习惯中,为了便于管理,不管是肉鸽还是蛋鸽,均是两两关在一个小笼中。鸽子是飞翔动物,关在小笼的鸽子也经常煽动翅膀、在栖架上上下跳跃。加之乳鸽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换乳毛长羽毛,亲鸽随不同季节、年龄经常换羽,所以鸽子饲养舍粉尘和羽屑较其他饲养业要大,因此在鸽舍建设中,通风好要放在首位考虑。要达到通风好的首要条件是鸽舍不能过宽,鸽舍两边的窗户是越大越好。
我国广东、广西两省区,每年 1 月份平均气温在6~16℃,7 月份气温在 25~29℃,冬季低于 10℃气温的时间最多不超过 30 天。在海南省,一二月份的平均气温均在 16~21℃,所以这 3 个地区建立鸽舍不用考虑冬季保温问题,基本以棚式为主,前后加编织帘,但即使是这种完全敞开式鸽舍,也不能过宽,一般在 4~6m 较好,能放 3 层重叠式鸽笼 4列,如过宽,会影响夏季通风散热。但这 3 个地区及浙江省、福建省夏季多有台风经过,所以其鸽舍建设还要考虑基本能抗 12 级台风才行。
而我国华北至两广以北及西北地区的气候有一共同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如这两个季节能养好鸽子,其他季节也就不在话下。这些地区建造鸽舍要注意几个问题:①绝不能把两广地区的薄顶棚架饲养模式搬到这个地区,否则必败无疑。③鸽舍建设宽度不要超过 10m,过宽的鸽舍会影响夏季自然通风。③任何鸽舍冬季都要有通风设备,这是保证冬季乳鸽正常生长、种鸽健康、减少呼吸道症状、少用药的必要措施。④从十几年的冬季养鸽户反馈来的信息看,这些地区冬季鸽舍还是需要生火才能保证产量,但怎样生,用什么形式的炉子,建议养鸽户到附近饲养肉鸡的鸡场去取经,肉鸡饲养后期温度不能低于20℃,饲养肉鸡的利润要比鸽子低得多,为了节能,肉鸡养殖户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在华北至两广以北及西北地区的鸽舍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钢支架房顶,上铺带泡沫板夹心的彩钢板(有的在彩钢板中加几块透明板),纵向两边砌不高的砖墙,墙与房顶边缘用可调节开口大小的塑料布连接,这种鸽舍解决了鸽舍夏季通风问题,冬季可利用透明板用阳光给鸽舍加温。②在上述房顶结构的基础上,房子四周是砖窗相结合的构造,这种鸽舍建设多用于气候较寒冷的东北和西北地区。③用蔬菜大棚的原理,其舍内钢架较一般蔬菜大棚略高,钢架上铺一层质量较好、隔热和防雨的厚布,两边的厚布可用手动卷帘机卷起约 1m,夏季纵向保温棉离地面约 1m 高不动,挡住了阳光对鸽舍的幅射的同时也解决了通风问题。④与第三种原理相同,只是顶棚棉被在冬季用一电动卷帘机可卷起,在有阳光的日子,充分利用阳光幅射的热能,冬季白天这种鸽舍,舍内温度可达 15~20℃。上述这几种鸽舍,顶棚 6~7m必须安装直径 60cm 左右无动力排风装置,否则冬季每天清晨鸽舍内的潮气会像下雨一样。在黄河以北及西北地区,晚上必须生火,在其他地区冬季晚上或极端天气是否要生火要根据其当地气候条件及鸽舍保温通风条件而定。
2、鸽笼的选择与应用
21 世纪以前,我国肉鸽养殖业所用笼具不管是木制、竹制和钢丝点焊的基本上是长 2m、宽 0.55~0.6m、高 1.5~1.6m、三层重叠、一架可养 12 对的鸽笼,上面第一层和第二层下面及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有 7~10cm 放粪板的隔段。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能机械替代的尽量用机械替代,让生产第一线的工人集中精力搞好记录、照蛋和调并窝的呼声越来越高。随之而来出现了三层或二层梯形笼带刮粪板鸽笼;三层重叠笼由粪板改为清粪带鸽笼;随后又由人工清粪机械改为电动清粪机械。近几年,随着蛋鸽业的发展,又产生了适于滚蛋的斜底笼,同时为了解决鸽蛋脏蛋率过高的问题及兼顾鸽子的就巢性,配合斜底笼又有了抛蛋窝等等。上述这些改进都是鸽子养殖场或科研单位针对鸽子养殖业中费工、费力或其他弊病而进行的,虽还不完全能尽人意,但这种在鸽子养殖设备上的创新只有中国才有,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大的鸽子市场。对于国内新建鸽场要选择什么样鸽笼要根据自己经济能力、场地大小、人工成本和发展规化而定夺,不要应循守旧或过分冒进。
3、鸽舍喂料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现代养鸽业中,肉鸽饲喂分为 3 大类:①人工饲喂:一对鸽子一个食槽,由人工给料,不带乳鸽的种鸽每天饲喂 2 遍,早晚各 1 次,哺喂乳鸽的种鸽除早晚饲喂外,中午和下午分别再增加饲喂 1 次,1 天喂4 次,由饲养员观察鸽子是否吃饱。这种饲喂方法,鸽子饲养好坏全部依赖人,新办养鸽场的人难以准确掌握,且饲料浪费大。②塑料贮料式料斗:工人 4~6天添加 1 次饲料,鸽子自由采食,对于新手来说较容易掌握。③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行走式饲槽一般长1.5m,由电子元件控制,每行走 1.5m,停留 30~60秒,让鸽子吃食,然后再继续向前行走 1.5m,食槽走到头后,自动往回返。每天分 3~4 个时间段开机喂食,其他时间停机。
2012 年 10~11 月,我们曾对这 3 种饲喂方法进行过对比试验,其饲料浪费率人工饲喂最高,达3.58%,塑料贮料式料斗和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分别为 0.97%和 0.95%,可见后 2 种饲喂方法可大幅度减少饲料浪费现象。
在试验中我们通过对乳鸽各生长阶段称体重观察到:人工饲喂组,已实施 30 多年传统人工饲养肉种鸽方法饲喂种鸽,虽然我们在试验过程中尽量做到让种鸽吃饱且少浪费饲料,但在人为条件下,难以做到两全其美,所以人工饲喂组 21 日龄以前的平均体重始终小于塑料贮料式料斗组,一般养殖场 1 个工人要饲喂 1 000~2 000 对种鸽,在照顾不周的情况下,乳鸽体重均匀度恐怕会更低于我们这次试验结果,但人工饲喂组由于 21 日龄后乳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自主采食,而且在我们饲喂过程中,因大小鸽子一起采食,几乎没有浪费,一般给食时都要比不带小鸽子的多给 3~4 倍,所以人工饲喂组 28 日龄平均体重反超塑料贮料式料斗组。
塑料贮料式料斗组由于是 24 小时敞开供应饲料,种鸽表现比较悠闲,所以乳鸽在前期(尤其在 10日龄以前)每天处在哺喂得很饱的状态,此食槽为了减少种鸽挑食浪费,鸽子采食空间较小,所以颗粒料的粉末及原粮中的杂质较容易把其填满,尤其在乳鸽 10 日龄以后,种鸽采食量大,这种杂质产生得也快,会造成种鸽采食困难、生气拒食现象,所以带乳鸽的种鸽每 3~4 天,必须把食槽底部的插板拔开,把底部的杂质清除,不带乳鸽的种鸽因采食量少,每星期清 1 次即可。另外,饲养员在清底槽和添加饲料这些工作动作中,都会促进种鸽采食欲望,所以使用这种食槽饲养肉种鸽的场子,应有计划地安排好清理食槽底部、添加饲料的时间,这对种鸽在 21 日龄前喂哺好乳鸽较有益。乳鸽 21 日龄以上期间,种鸽开始减少喂哺乳鸽,逼迫乳鸽自己采食,由于此种食槽台阶高,采食空间小,乳鸽学会自主采食较慢 ,所以造成有的乳鸽体重不长反缩或增重较慢现象,使乳鸽出栏时间推迟,影响生产效益,为了减少这种现象,应在 21 日龄以后,加上人工饲喂的食槽,让乳鸽在最短的时间内模仿其父母学会采食,这样不影响乳鸽出栏时间。留种的乳鸽在其学会采食后,到 28日龄以上,再把人工饲喂的食槽摘下,换上前面用的食槽,小鸽子都会爬上食槽采食了。
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饲养员每天只要加 1 次料,当时在做对比试验时,机器开机时间为每天7:00~9:00、10:30~11:30、13:00~14:00、15:30~17:30 4 个阶段,试验一开始,我们就随着行走式饲槽一路观察,发现种鸽总是表现出行色匆匆、饥不择食的情况,尤其是带着乳鸽的种鸽。随着试验一步步进展,行走式饲喂组乳鸽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其他 2组,我们对人工饲喂组和行走式饲喂组采食行为进行观察,发现人工饲喂组带乳鸽的种鸽在喂食也表现出饥不择食的现象,从开始吃食到吃完饲槽中的饲料约需 2~3 分钟,吃完后,一般会再补喂一次,这样带乳鸽的种鸽每次采食时间为 5~6 分钟,1 天 4遍,每对种鸽 1 天总采食时间为 20 分钟以上。而行走式试验组按照场里规定的开关机时间,每天每对种鸽合计仅有 12 分钟的采食时间。由于种鸽吃不饱,就不会好好哺喂乳鸽,乳鸽前期平均体重远低于塑料贮料式料斗组和人工饲喂组,在乳鸽 21 日龄以后,行走式饲喂组的乳鸽与人工饲喂组一样,较快就学会采食,但传统式的鸽笼仅有 50cm 长,在短暂的采食时间中仅有 2 只种鸽和 2 只乳鸽的位置,总有 1只小乳鸽在 4 只鸽子中挤来挤去,着急万分,吃不上饲料。所以行走式饲喂组 21 日龄以上乳鸽平均体重及整齐度也没追上其他 2 组。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对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在饲喂时间上进行了改动,每天 6:30~9:30,11:00~13:00,15:00~17:00,19:00~21:00,机器行走总时间由 6 小时改为 9 小时,并在机器的二层和三层加了灯泡,鸽子不但采食时间长了,且晚上鸽子不采食间隔时间从 14~15 小时缩短到 9~10 小时,同时考虑到机器饲喂往返需时间,所以建议采用机器饲喂的鸽场其鸽舍长度控制在 50m 以内。如鸽舍超过50m 长,应一列放二台机器或把机器饲喂槽加长。另外,在安装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时,应把鸽笼尽可能调直,食槽与笼的距离控制在 1~2cm 以内,食槽上口应与底网同高或略高一点,这是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减少饲料浪费的技术关键点。通过上述这些改动,现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的鸽场未出现乳鸽长势不好、体重差异大和饲料浪费高等现象,新建鸽场无熟练工人也不影响生产。
随着人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最终会一步步替代其他饲喂方法,这已是大势所趋。通过这几年发展,机器行走式自动饲喂从双地轨式又出现了顶轨式、天车式,随着蛋鸽业的快速发展,考虑到蛋鸽前面有滚蛋网,不方便机器行走,现又出现背式行走式饲喂机,背式行走式饲喂机对于较多采取 2+4 或 2+5 生产模式的肉鸽场有一明显好处,在乳鸽 20 日龄以上时,由于鸽笼宽度仅约50cm 宽,当机器走到鸽笼前时,其宽度根本不够 6~7 只大小鸽子一起采食的空间,这时可在前面加挂一个人工饲喂食槽,机器饲喂加人工补喂,可提高乳鸽出栏合格率。
4、鸽舍饮水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我国肉鸽饲养发展已有 30 多年了,肉鸽饮水方式也从原始的水槽发展到现在的自动饮水杯系统。自动饮水杯系统主要有以下五部分组成:压力水源;高架自控水箱;重力自控水杯;小于 10mm 直径的连接胶管;重力自控水杯进水处有一弹簧,根据水杯里有无水产生的自身重力和弹簧作用控制水的开关。重力自控水杯分为上进水和左右进水 2 种,2 对鸽子使用一个水杯。上进水一般在笼顶拉一根 10mm 粗的胶管,在放碗隔段处连上一个变径 T 型接头,用小于10mm 的细管和 Y 型接头把 3 层水碗连接上。左右进水水杯是在笼的一头有一直立的 25mm 直径的PVC-U 水管与水箱连接,在每层笼安装水碗处安装25~20mm 变径 PVC-U 三通 (最下层安装变径弯头),然后在三通接口处安装一个外径为 10mm 的宝塔接头,接头处连上 10mm 胶管,胶管再与水杯一个个连接,上进水的水杯由于分支水管细,在长期使用后,比左右进水的易堵塞,而左右进水的如在前面安装塑料贮料斗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不管如何,自动饮水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槽人工加水的劳动强度,是肉鸽饮水技术的一大进步,现绝大部分养鸽场都在用这种饮水设备。但这种饮水设备仍然存在以下致命缺陷:
(1)养殖工人每天必须清洗 1 次饮水杯,据我们实地测定,以最快速度清洗,每清洗 100 个饮水杯需耗时 8 分钟,以每个饲养员管理 1 500 对亲鸽计算,每天要消耗 1 个多小时来完成此项工作。
(2)在清洗时所有水杯使用同一抹布或海绵,实际清洗过程还会造成疾病传播等问题。如果不及时清洗,水垢和灰尘长期聚集,水杯卫生程度可想而知了。
(3)连接水杯的管道一般是在 10cm 以下的水管,长期喂药和水垢相互作用下,管道经常发生堵塞。
(4)水杯外置,两对亲鸽共用一只水杯,乳鸽生长后期需饮水时不能及时补充。
(5)高架水箱造成水箱清洗不便,难以及时彻底清洁。
由于上述问题,我们曾将鸡用乳头饮水直接引入肉鸽养殖中,2010 年我们曾在北京一肉鸽养殖场的梯形笼中安装了鸡用的乳头饮水系统,不到半年,由于水碱和亲鸽饮水遗漏问题不得不拆掉。期间,江苏威特凯和浙江等几个肉鸽养殖场也试用过乳头饮水,但都因为漏水或不够喝等原因而失败。
乳头饮水方式因其洁净卫生、省时省力,是规模养殖业饮水技术的发展方向。现在猪、鸡、鸭、牛、兔等规模饲养业中已经广泛应用。2014 年我们在总结以往试验应用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开展了肉鸽乳头饮水与碗式水杯饮水的对比试验。针对存在的问题,细致观察肉鸽饮水有关动物学行为特点,以及结合现三层重叠鸽笼的特点,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取得了初步成功。2014 年 12 月在北京 2 个规模肉鸽饲养场进行了 3 000 对亲鸽规模的示范、应用推广。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试验,在鸽饮水问题上有几个传统概念需要纠正:
(1)鸽子饮水习惯问题:在我们刚开始研究鸽乳头饮水的想法时,曾与一些养鸽前辈探讨此事,他们都一口否定,他们认为鸽子喝水习惯是头扎在水里,喝饱了马上去喂小鸽子,不像鸡是仰头喝,不用喂小鸡。为此事,我们专门跑到北京的散养鸡场,观察鸡饮水习惯,发现鸡渴了也是一头扎在水槽里不出来,喝够了,才把头仰起来,伸伸脖子。如果是安装乳头饮水的笼养鸡,它的饮水习惯也就改变了,就顶着乳头慢慢喝。关于乳头饮水的亲鸽是否能喝够喂哺小鸽子,我们在 2014 年和 2015 年在同栋鸽舍内,用同样饲喂方法,做了二次自动杯式和乳头饮水的对比试验,二次试验结果:28 日龄乳鸽平均体重乳头饮水组高于自动杯式组 20~30g,从而说明乳头饮水并没耽误亲鸽喂哺小鸽子。
(2)为什么乳头饮水的小乳鸽会好于自动杯式呢?一般养鸽人都认为 20 日龄以前的乳鸽不需要自主饮水,有亲鸽喂就行了,20~26 日龄的乳鸽亲鸽明显减少饲喂次数,强迫乳鸽学会自主喝水和采食,26日龄以上的乳鸽开始学会喝水和采食,不太依赖亲鸽喂哺了。在我们刚刚安装上乳头饮水往杯里开始放水时,看到一个很让人吃惊的事,亲鸽还未开始尝试乳头饮水时,17~18 日龄的乳鸽迈着蹒跚步伐就去触碰乳头,似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随着时间延长,可看到,笼里 17~18 日龄的乳鸽绝大多数均趴在乳头饮水器附近,夏季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说明 17~18 日龄的乳鸽这时仅靠亲鸽喂哺水已经不能满足了,只要饮水器具方便,它会自主寻找水源饮水。然而学会饮水是乳鸽学会自主采食的第一步,所以乳头饮水组的小乳鸽 28 日龄体重好于自动杯式组也就不奇怪了。
(3)在我们进行肉鸽乳头饮水与碗式水杯饮水的对比试验时,同时进行两个试验组用水总量测定时,不管在什么季节,发现乳头饮水组每对亲鸽平均每天的喝水量都要多于碗式水杯饮水组近 30%~40%,开始我们一直以为是乳头饮水水的浪费量大而引起的,但当进行水浪费率测定仅有 0.9%后,才彻底否认了原有的想法。这多出的 30%~40%的水除了小鸽子喝的外,还有亲鸽多喝的,因乳头安装在笼内,亲鸽饮水方便,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不用再费劲伸头够外面杯子水了。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所研制的鸽乳头饮水系统整个进出水管道均是直径 25mm 的 PVC-U 管道,彻底解决进出水堵塞问题,两对鸽子使用一个乳头饮水器,乳头是粗钉的鸭用乳头,不会存在亲鸽不够喝的问题。乳头饮水器吊杯分为上下三层,最上层是挡粪板,二层是一个筛碗,第三层是一个接水碗。肉鸽养殖用二层碗,蛋鸽养殖仅用最下层碗即可,鸽饮用乳头水时,流出的水经过中层筛碗,流到下层,一些饲料渣就留在筛碗上。最下层水碗为二个套碗,水满到一定程度时,水从二个套碗之间流入泄水管。根据我们的观察,下层杯有水时,鸽子会直接饮用下层水,下层没水时,鸽子就会去触碰乳头饮水,而且最下层水杯由于安装位置较低,17~18 日龄乳鸽很容易喝到,由于充分利用了乳头流出的鸽未喝到的水,在 2015 年夏季最热季节,大小鸽子喝水最多时间,我们测定的饮水浪费率仅在 0.9%。另外考虑到下接水杯长期使用卫生问题,中层筛碗和下层内套水碗很容易取下来,每半月用备用的碗杯进行调换,换下的碗杯在外很易集中清洗、消毒,从而减少吊杯不卫生而造成的二次污染。另外考虑到三层不同水压会对乳头形成压力,影响鸽子饮水,我们还在二层和三层笼水管进口设计了安装在 PVC 管上的调压器。
乳头饮水在安装时要注意几点:①不管用哪家的乳头饮水,乳头一定安装在笼内,乳头离底网的高度在 17~20cm,2 对鸽子用 1 个乳头饮水器, 这样大小鸽子才能一起喝。②进水管和溢水管应都用 25mm直径的 PVC-U 水管, 这样可避免长期用药水管易堵现象。③如选用鸡的乳头饮水,一定要选择粗钉的,直径在 3.8~4mm 最好。
乳头饮水在使用过程中用的是直径 25mm 的PVC-U 管子,比碗式直径 10mm 的管子不易堵塞,但长时间使用,管壁也会产生污垢,所以不管是碗式饮水还是乳头饮水,都要经常用二氧化氯对水箱和水管进行清洗,二氧化氯放入水箱的浓度为 1 200~1 500 倍,让鸽子连饮 3 天,1~2 月清洗 1 次,水箱和水管可清洗得干干净净。为了减少乳鸽沙门氏菌的感染和水箱绿藻的产生,养殖户可在网上购买潜水紫外灯,把灯放入水箱中,每天定时开 2~3 小时,可提高 7 日龄乳鸽的成活率及减少水箱中绿藻的产生。
5、鸽舍清粪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我国肉鸽养殖业从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到现在,肉鸽养殖的清粪设备一直没有大的改进,基本上是每对鸽子笼底放一接粪板,相隔 10~20 天,人工清粪 1 次,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人工费用的逐年升高,用机械或半机械来替代人工清粪的要求势在必行。2010 年北京市农科院畜牧所首先设计了二层和三层带机械刮粪板梯形鸽笼,此梯形笼在 2012 年在北京泰丰肉鸽养殖合作社已全面推广使用。由于我国肉鸽养殖业绝大多数均使用三层重叠鸽笼,河南舞钢天成鸽业把每对鸽子使用的粪板改成通长的清粪带,并设计了半机械式手摇清粪机,考虑到半机械式清粪机在清粪时粉尘和消耗体力较大,北京市农科院畜牧所与山东林海鸽业共同设计了三层粪带可同时一起清粪的电动清粪机,清粪速度可无级调节,从而使鸽舍的清粪工作量大大的降低。最近,广东益尔公司正在中试循环粪带的鸽笼,此种清粪设备曾在工厂化八层养鸡笼见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所在此基础上于 2010 年人工后期哺喂乳鸽养殖设备上也试用过,较好用,但粪带造价较高,作为现代化养鸽场,恐怕这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鸽舍的建设及设备选择与应用,是养好肉鸽的基础,进入 2010 年以后,在这方面的创新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比拟的。这是我国养鸽业区别于其他畜牧养殖业的关键不同点,也是我国养鸽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作者:潘裕华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