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阐述了鸡群体况评估的途径和步骤,以及种公母鸡体况评估的各个方面,包括体重、骨架、胸肌发育、脂肪沉积和羽毛覆盖等,对指导生产有一定的帮助。

鸡群的体况是由骨架、体重、胸肌及脂肪等构成的,获得适当的体况需要合适的骨架、正确的体重和体重增长曲线、适当的胸肌发育和脂肪沉积等。现代肉种鸡产肉性能越来越好,脂肪沉积相对较少,对鸡群获得良好的体况带来挑战。肉种鸡从雏鸡入舍到鸡群淘汰整个生产周期保持鸡群最佳的体况非常重要,应至少每周进行 1 次体况如丰满度、腿部和脚爪等的评估。这应作为鸡群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通过定期评估,从感官及感觉上了解鸡群在各个周龄的发育状态,有助于种鸡场管理人员较好地掌握现场饲养管理技术,改进饲养管理,发现及解决问题。

1、评估鸡群体况的途径

评估鸡群体况的途径有 3 种,一是在对鸡群进行称重时。鸡群称重时是评估鸡群体况的理想时机,至少每周 1 次并最少抽取 50 只或 2%(取数量大者)的种母鸡及 10%的种公鸡,在称重时评估并记录具有代表性鸡只的信息,以确定鸡群的总体身体状况。二是在鸡舍内“巡视”时。至少每周 1 次“巡视”鸡群并最少随机抽取 20~30 只种母鸡及 15只种公鸡进行体况评估。三是应用体况指数评分系统,最新技术是采用CT(电脑 X 线断层摄影技术)扫描仪获取影像来评估鸡只体况(胸肌)的评分系统,将体况按照 1~3 级进行评估(图 1 和表 1),根据每只鸡的胸肌大小及形状评判其所得指数的分数并记录下来,每周计算鸡群的周平均指数并对其不同阶段的体况趋势进行监测。得分 1 表示胸肌发育不足,得分 2 表示胸肌发育比较理想,得分 3 表示胸肌发育过大。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2、评估鸡群体况的步骤

评估胸肌形状与胸肌发育时应抓住种鸡的两条腿,手沿着龙骨表面触摸龙骨突起以及评估龙骨两侧的胸肌大小、形状及硬度。如 26 周的种公鸡,龙骨应较易感觉到但没有突起,触摸胸肌应较结实而呈弧形,龙骨两侧之间应能感觉到间隔(体况指数 2)。在考虑鸡群体况指数的同时,还应结合体重和均匀度,在此基础上对鸡群管理做出适当调整(表 2)。不同的鸡群体况指数会有所不同,应每周由相同人员进行体况评估。此外,如某一鸡群的种公鸡平均体况指数是“2”,不同的鸡群最佳体况指数可能会在理想范围上下有轻微的区别。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3、种母鸡体况的评估

3.1 骨架

育雏育成期主要根据鸡群的体重与骨骼发育(骨架大小与胫长)评估鸡群的体况,但是了解鸡群的胸肌发育、健康状况、机敏性和活跃性也较重要。整个种母鸡群体骨架大小的差异是鸡群均匀度差的外部指征,如鸡群均匀度差,应查找原因,如饲料分配不均、采食位置不足或疾病等。早期生长发育对骨架影响较大,开始小,后期也小;开始大,后期也大,早期合理的体重控制是控制好成年母鸡骨架的关键。种公鸡较大的骨架有利于交配成功以及公母分饲等好处,但种母鸡不需要较大的骨架。同样达到标准体重的鸡群,骨架大,体况会差;骨架小,胸肌会过度发育,因此这两种体况都不利于产蛋性能,此会造成光照刺激反应差或过度,产蛋高峰低,维持不好,产蛋期死亡率高。公鸡 12周发育完成 90%左右,但母鸡骨架发育早于公鸡,因此早期体重控制特别是前 2~4 周对于母鸡适当的体型和体况较关键。

3.2 体重和体重增长曲线

明确“骨架发育”始于早期阶段,4 周前采取周中称重(2周中和 3 周中),确保 4 周体重达到标准。育成期不同阶段的周增重应符合要求。通过分栏饲养调整体重,在大多数情况下,鸡群的变异系数在 12%左右时就应进行分栏,根据变异系数将鸡群按体重大中小分成2~3 栏,每一鸡群的临界体重如表 3。分栏后每栏的变异系数应小于 8%。4 周时如果鸡群的平均与标准体重相差 90 g以上应进行纠正,将鸡群按照不同的平均体重分成 2~3 栏饲养。4 周体重超标准 100 g时,应调整周增重每周比标准少 20 g,在 10 周时达到标准体重;低 100 g 时,应调整周增重每周比标准多 20 g,在 10 周时达到标准体重。10 周体重超标准 100 g 时,应调整周增重每周比标准少 20 g,在 15 周时达到标准体重;低 100 g 时,应调整周增重每周比标准多 20 g,15 周时达到标准。15 周体重超标准 100 g 时,应保持标准周增重不变,在 24 周时保持比标准体重超 100 g;低 100 g 时,应调整周增重每周比标准多20 g,20 周时达到标准。20 周体重超标准 100 g 时,应保持标准周增重不变,在 24 周时保持比标准体重超 100 g;低100 g 时,应保持标准周增重不变,在 24 周时体重比标准小,可以适当推迟加光。经验告知,体重每低 50 g,在恢复到正常加料水平之前,每只鸡每天需额外增加 54 kJ 的能量,才能在 1 周内恢复到标准体重。无论如何分栏,分栏后各栏的饲养密度应保持一致,栏间的隔网应便于移动和固定,能及时调整各栏的大小,确保其饲养密度、喂料和饮水位置基本一致;同时隔网应坚固,进出各栏的门应便于开关,防止鸡串栏,以保持各栏鸡数的准确。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3.3 胸肌发育

正常情况下,育雏育成期均匀度好的种母鸡按照标准体重曲线生长能获得良好的体况发育,确保种母鸡既不肥又不瘦较重要。无论什么周龄,如种母鸡胸肌发育确实太大,就可能超重且会增加脂肪沉积,相反胸肌发育不足的种母鸡可能体况发育较差,这两种情形都会影响整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性能。至少每周 1 次抽查一些种母鸡检查其体况,确保鸡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与体况,维持良好的生产性能。同种公鸡一样,种母鸡也应采用相同的评分系统(图 2)。但是,由于种母鸡的体型与种公鸡不一样,对于鸡群评估结果的解释与处理应有所不同,而且也不建议从大群中淘汰体况评估较差的种母鸡。种母鸡较关键是要达到标准体重,并据产蛋率与蛋重适当调整饲喂量。种母鸡丰满度评估更倾向于作为一个支持性管理方法来使用,并不像种公鸡一样作为产蛋期关键性的管理因素。育雏育成期通过适当的管理尽可能减少鸡群中胸肌指数 1(胸肌发育不足)和 3(胸肌发育太大)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产蛋期鸡群的平均指数应处于 2~2.5 且尽可能减少体况指数 1 的种母鸡数,因为胸肌发育不足的种母鸡往往产蛋率较低。然而,产蛋期种母鸡体况指数 3 也能接受,因为胸肌发育丰满的种母鸡仍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一般 15 周时种鸡的胸部肌肉应完全覆盖龙骨,胸部的横断面应呈现英文字母 V 的形状;20周时胸部的横断面应呈现较宽大的 V 形状;25 周时胸部的横断面应像窄细的英文字母 U;30 周时胸部的横断面应像丰满的 U 形。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3.4 腹部脂肪沉积

产蛋期检查腹部脂肪沉积有助于提供鸡群总体身体状况的信息。评估腹部脂肪容量时,用手掌轻轻地触摸泄殖腔下方的区域,产蛋高峰后种母鸡的腹部脂肪沉积不应超过图 3 的程度。开产前胸肌发育适当的种母鸡会有少量腹部脂肪沉积,明显的腹部脂肪沉积一般在种母鸡达到性成熟后出现,产蛋高峰前 2 周左右腹部脂肪沉积达到最高峰。种母鸡的腹部脂肪沉积能够提供最大产蛋率所需的能量储备,但是任何时候脂肪沉积过多特别是在产蛋高峰后对产蛋率的维持、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致命的影响甚至会降低成活率。一般种母鸡腹部脂肪沉积的目标占体重的 比 例 为 20 周 1% 、22 周0.8% ~1.2% 、26 周 1.3% ~1.8%、31 周 2.0%~2.5%、32 周3%和 40 周 4%;最佳的胸肌比例为 22%,此与产蛋的持续性有关。正常情况下 25 周腹脂占体重的比例为 2%左右,45 周之前观察鸡群,母鸡腹部不能发红;45 ~50 周 允 许 2% ~3%,但腹部发红的不超过 5%。体重与腹部脂肪沉积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因此超重的种母鸡可能增加腹部脂肪沉积继而影响繁殖性能(图 4 和表 4)。种母鸡开产后,应至少每周 1 次检查腹部脂肪沉积的进程,种鸡之间实际腹部脂肪沉积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产蛋高峰后的目标是保持种母鸡体成熟的体重,但尽可能减少过多的腹部脂肪沉积。作为参考,最大的腹部沉积量不应超过人的平均掌心大小或一个大的鸡蛋大小约8~10 cm。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3.5 耻骨间距

育成期确定种母鸡性成熟发育程度及开产时间的有效管理方法是监测种母鸡的耻骨间距。正常条件下,随鸡群周龄的增长,耻骨间距逐渐增大直到开产时达到最大间距。如耻骨间距达不到表 5 描述的发育程度,预期加光时低于 1.5 指宽或鸡群的耻骨间距差异较大应推迟进行光照刺激。从 15 周到开产期间应定期检查耻骨间距,应每次巡视鸡群时进行抽查,最少每周检查 1 次。由于检查人员手的大小不同,最好由同一个人每周检查耻骨间距。一般情况下,鸡群开产时的耻骨间距在 3 指左右,大约 5~6cm。同时耻骨上应有一定的脂肪沉积(图 5 和图 6)。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4、种公鸡体况的评估

4.1 评估的项目

共 9 个,包括数字记录即体重和胫骨长度 2 个;1~3 级评分即胸肌、脚垫、泄殖腔 3个;好与差评分即喙、羽毛(产蛋期母鸡评分)、冠、脸 4 个。

4.2 评分标准

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标准(图 7 至图 13),观察变化趋势,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4.2.1 分数评估

4.2.1 分数评估

通过分数评估公鸡不同的部位(表 6),确保公鸡的有效性。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4.2.2 胸肌发育

4 周胸肌呈 V 与窄 U 形;14 周呈窄 V 与 V;加光(23 周)时呈宽 V 与窄 U;30 周呈窄 U与 U,评为 2 分。

4.3 评估频率

大约 10 次,分别为:5 周分群,骨骼发育 50%;10 周检查断喙质量;12 周骨骼发育90%;21 周混群,骨骼发育接近100%;25 周性成熟;30 周体成熟;36 周孵化率高峰;40 周生长发育中期;50 周生长发育后期;60 周结束。10 次的定期评估与每周巡视相结合做好评估方案。

4.4 不同时期评估的重点

对体重 1~40 周每周称重,41~64 周可 2 周称 1 次;胸肌从 10 周开始评估;10 周评估检查断喙效果,及早修喙减少应激;20 周前每周测量胫骨长度;脚垫从育雏 2~3 天开始管理一直到淘汰;泄殖腔从产蛋期开始评估;羽毛,青年鸡的主翼羽、产蛋期翅膀及腿部羽毛每周评估;加光时鸡冠颜色的变化、性成熟时坏死性肠炎的控制;脸部颜色的变化与泄殖腔评分的相关性。定期淘汰体况较差和交配不活跃的公鸡,保持最佳有效的公母比例。

5、评估羽毛覆盖情况

保持适当的料量可促进羽毛覆盖。鸡的羽毛是一种保温材料,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能有效地保持体温,大部分鸡群的羽毛如背部、翅膀、尾部和体侧部等覆盖指数应处于2~3 之间(0=很好,5=很差)效果较好。羽毛覆盖差会增加能量需求(表 7),影响产蛋率和孵化率。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考虑鸡群羽毛的覆盖情况来适当调整饲喂量。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6、影响体况的其他因素

饲料营养如能量、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平衡性、鸡舍环境温度和应激等也影响体况。实际生产中应为种鸡提供全价营养,确保适宜的环境条件,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避免体况出现两极分化 (图14),以免影响鸡群正常的生长发育。

现代肉种鸡群体况的评估

7、小结

鸡群体况评估需监测许多方面,包括体重、体况(胸肌形状、丰满度程度)、骨架大小、羽毛覆盖和健康状况等,以全面了解鸡群的体况、健康和繁殖潜力。定期评估鸡群体况,为饲养管理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使种公母鸡达到较佳体况,以确保受精率和产蛋率的持续性。

作者:陈合强(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门226121)

责任编辑:李斐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饲养管理

环境因素造成雏鸡死亡的病害分析

2019-11-1 10:25:27

饲养管理

规模化蛋鸡场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的探讨

2019-11-1 11:41:3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