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散养畜禽主要集中在农村,或者是自给自足或者是作为商品销售来换取生活补贴,但农村散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河间市经过多年的动物疫病防控宣传,选拔村级防疫员建立防疫小分队,走村入户搞防疫,使散养户逐渐认识到了防疫的重要性,大部分养殖户接受了防疫注射。虽然对动物防疫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农村散养动物的防疫,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1、现状
河间市总面积 1 322 km2 ,行政区划为 7 镇 13 乡,615 个行政村。据统计,2017 年有散养户 15 400 余户,规模场 278个。存栏畜禽共 293.49 万头(只、匹),其中生猪 11.86 万头,牛 1.63 万头,羊 8.9 万只,马属动物 0.1 匹,禽 271 万只。全市有防疫小分队 72 个,村级防疫员 156 名,其中 35 周岁以下(包括 35 岁)15 人,36~55周岁(包括 36 和 55 岁)75 人,55 周岁以上 66 人,平均年龄52.69 岁。由乡镇政府选用人员,没有正式聘用,没有特殊情况,人员不变动。
2、散养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1)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不能积极参与动物防疫工作。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防疫主动性,甚至还未接受防疫。二是个别养殖户存有侥幸心理,总认为有时不打防疫针也没发病,未考虑如果发生重大疫情时的危害。
(2)乡镇政府精力不够,导致工作不扎实。动物防疫工作一直实行“政府部门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双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经过多年来的工作来看,市(县)政府及市直各部门的工作都分派到乡镇,使乡镇领导感觉精力不够,顾不过来,难免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致使工作不扎实。
(3)到防疫员手中的报酬少,导致防疫员不专心搞防疫。防疫经费拨到各乡镇后,乡镇扣除一部分费用,剩余的部分发给防疫员,防疫员拿到与劳动量不符的报酬,造成他们把时间放在找收入上,没有集中精力开展本职工作,连最基本的春秋两季集中性的季节性防疫都不专心去做。
(4)村级防疫员文化素质
不高,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需要。据2018 年春季统计,本市 156 名防疫员,中专以上学历的 13人,高中学历的 38 人,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105 人。工作时间长短不一,学历结构高低不一,大多数人员既不属于专业学校毕业,又没有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防疫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缺乏了解掌握,部分防疫员仅仅会打防疫针,不注重消毒、换针头,对免疫证、免疫档案一些项目的填写驴唇不对马嘴。责任心不够强,不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不管是冷藏还是冷冻的疫苗,统统在屋子里常温放置,导致疫苗失效;有的防疫员只停留在利用村广播喇叭发放疫苗,不自行注射;更有甚者,不了解疫苗的接种方式,禽流感灭活疫苗采用饮水免疫,这些不仅导致了疫苗的浪费,也起不到防疫的作用。
(5)检查验收流于形式。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已失去了意义。检查组互相顾及面子,对检查敷衍了事。
3、对策
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防疫效果。如何管理和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好村级防疫员的作用,是畜牧工作者和业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1)尽快推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公益性服务,优先选用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由社会服务组织负责散养户防疫,对村级防疫员实施管理。畜牧部门负责强制免疫疫苗的调拨和保管。防疫结束,由畜牧部门牵头对防疫工作考核验收。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开展对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防疫员的综合能力,组建高素质的村级防疫队伍。不仅要培训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的培养,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3)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将每年所需的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动物疫病防控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李淑凤(河北省河间市畜牧水产局,河北河间 062450)
责任编辑:李斐